62盆精品碗蓮同臺比美全國碗蓮栽培技術競賽在上海崇明成功舉辦
這里是標題一h1占位文字
發布時間:
2021-06-16 18:54
關鍵詞:
花卉,博覽會,植物
6月13日,由中國花卉協會和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中國荷花及水生植物產業研發創新聯盟承辦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全國碗蓮栽培技術競賽”在上海崇明成功舉辦。
碗蓮又名盆蓮、缽蓮,其株型玲瓏小巧,種植于小型容器中,講究與典雅的容器搭配,植株造型優美,花朵多而稍挺于立葉,是家庭園藝的新寵愛。
本次競賽是全國荷花栽培企業及愛好者,對于碗蓮栽培技藝的一次全面展示。競賽共收到來自中國荷花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等40家單位及個人等62盆(件)參賽作品。這些參賽作品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百花館“花開中國夢·蓮荷香滿園”展區展出。由來自全國的7位荷花專家以及3名監委會成員組成的評審組,按照評選標準,對參賽作品進行仔細篩選與嚴格評審,最終評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和優秀獎10名。
在室外展區“蓮譜聞歌”荷花展示區的競賽總結會上,著名荷花曾憲寶高級工程師代表評審組宣布競賽結果,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會長、荷花及水生植物產業研發創新聯盟理事長陳龍清代表組委會對競賽進行總結。他認為本次競賽為歷年來參賽作品最多、水平最高的一次比賽。參賽作品無論是品種選擇、種植技術,還是整體姿態及容器協調性等方面,展示了很高的技藝水平。特別是碗蓮的微型化以及開發朵數,較往屆有較大提升。他希望荷花分會和創新聯盟成員,以此次競賽為契機,在碗蓮品種創新以及栽培技藝方面,共同研究與實踐,不斷推進荷花及水生植物產業的創新發展,促進我國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
在百花館“花開中國夢·蓮荷香滿園”展區,除展出武漢市沙湖公園管理處、南京藝蓮苑等多家單位選送的130余缸(盆)、60余個多姿多彩的荷花品種外,還展示可了荷蓮液浸標本、荷蓮國畫作以及科普知識等。
值得一提的是,展區驚現發生機率極低并蒂蓮開放。自古以來人們便視并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因而并蒂蓮引來大量游人的圍觀與拍照。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中國園林網8月24日消息:“又見大榕樹、又見大王椰,又見廈門。從前不曾想,關于樹的記憶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得清晰而鮮活,在鋼筋混凝土組建的現代叢林里,幸有它們,穿破圍墻,在人類的界限中展現自然的美好身姿?!边@是我第二次路過廈門時記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話,當時我正坐在開往龍巖的列車上,幾株大王椰從窗外一閃而過,你可能很難想象我當時內心的激動
在標準還未完善的市場中,新品種引進、繁育、推廣等過程中出現一系列亂象,亂象、行情等因素又影響了種植戶對新品種選擇的猶豫,老樹種的改良品種在當前更吸引苗木種植戶。市場亂象亟待規范化 引種亂象:普通商家單位在引種方面容易百花功夫,種源只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中,普通種植戶引進非常困難;本土的種質資源沒有保證,而更多的種苗商信奉“拿來主義”,把國外好的品種直接拿過來用,但即使原產地的緯度或經度與種植地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鮮花消費已由過去的以婚禮節慶訪親探友為主逐漸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追新求異的消費追求促使鮮切花品種結構日趨豐富,其中多頭菊切花就以其花色豐富艷麗、瓶插期長、花型多樣等特點而受到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
8月24日,2017全國苗鄉萬里行——廣西線考察已進入第三天。昨天,考察團成員們參觀了南寧5大特色基地。今天由于受到臺風“天鴿”的影響,南寧迎來了全天的雨水天氣,即使如此,絲毫不影響考察團的考察計劃。今天上午十點左右,考察團結束了臺灣花卉產業園的考察,緊接著來到了南寧樹木園,開啟新一站的考察之旅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已由過去的以婚禮節慶訪親探友為主逐漸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追新求異的消費追求促使鮮切花品種結構日趨豐富,其中多頭菊切花就以其花色豐富艷麗、瓶插期長、花型多樣等特點而受到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