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增添城市生態魅力
這里是標題一h1占位文字
發布時間:
2021-06-16 19:00
關鍵詞:
爬山虎,花園
《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提出,節儉務實推進城鄉綠化。充分利用城鄉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后等見縫插綠,推進立體綠化,做到應綠盡綠。
滿墻的爬山虎,整棟樓被綠色覆蓋,夏日不再炎熱;高樓屋頂上,由花卉、草坪、灌木等組成的小花園,成為工作之余的休閑場所;每層樓的陽臺、廊道上,懸掛的植物、盆栽等綠植讓整棟樓有了生氣。這樣的城市環境,魅力非凡,誰不喜歡?立體綠化讓城市這個“鋼筋水泥的叢林”有了更多自然的味道,增添了自然的魅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復合型污染、熱島效應等問題成為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頑癥”。生態、綠色、低碳、可持續等理念,無疑是今后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價值尺度。立體綠化是城市發展的生態補償方式。發展立體綠化,可以增加城市綠量,緩解熱島效應,滯塵、減少噪聲和有害氣體污染,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還能保溫隔熱,節約能源;還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內澇壓力。同時,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
立體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立體綠化包括垂直綠化、屋頂綠化、護坡綠化、高架綠化等多種形式,可應用于建筑墻面、屋頂、立交橋、坡面、河道堤岸、陽臺等場所。“屋頂花園每平方米每年可吸收、存貯100-400毫米的降水量。屋頂綠化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首道關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一次論壇中說。“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的夢想。他在一次論壇中說:“城市雨水不能一味地強排,必須依靠園林綠化等生態設施就地儲蓄,回收利用。當前,城市土地緊張、綠地率不高,屋頂綠化具有不占地、枯黃晚、返青早、無蟲害等優點,是城市綠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
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十分重視立體綠化,一些知名案例為我國發展立體綠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德國是全球公認的立體綠化做得最早的國家。1927年,柏林卡斯達特超市連鎖百貨公司4000平方米的屋頂上,就建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屋頂花園。自1982年開始,德國立法強制推行屋頂綠化。目前世界上有關“建筑物大面積植被化”的科研開發和技術成果中,大約有90%都是屬于德國的專利。
去過新加坡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確實是個“花園城市”,到處是茂盛的植被,立體綠化讓建筑物淹沒在一片綠色之中。新加坡的賓樂雅酒店占地7000平方米,空中花園總面積竟達1.5萬平方米;邱德拔醫院擁有8個屋頂花園、5個綠色走廊和81個花園陽臺;樟宜機場里有各式立體綠墻、綠柱;海洋中心有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綠墻;絲絲街寫字樓的室內立體綠化;中央城大廈的屋頂花園,立體綠化案例在新加坡隨處可尋。立體綠化為新加坡創造了非常優美的城市環境,不僅讓國民宜居樂業,也讓新加坡成為全球知名的旅游勝地。
21世紀初,立體綠化在我國一些城市開始盛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優秀的立體綠化項目紛紛出現。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國家博物館、紅橋市場、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等處的屋頂綠化,有花有草、有灌木喬木,還有水和魚,與公園景致無二。浙江杭州的錢江新城,幾乎就是一個由面積大小不等的屋頂綠化串聯組成的大型屋頂綠化綜合體,超大型屋頂綠化景觀廣場成為市民非常喜愛的休閑娛樂場所。江蘇常州鳳凰谷的屋頂綠化與墻面綠化運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屋頂綠化面積約7200平方米,種植各類植物達數十種。在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西一段,綠色生態植物墻成為當地一大景觀。植物墻全長上千米,是一個商住小區的綠化圍墻,在墻面上還搭配有圖案裝飾。
一些大型會展活動大量植入立體綠化元素,讓更多人了解立體綠化。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85%的建筑物在設計修建時都引用了立體綠化。中國館3.7萬平方米的空中花園、印度館綠色草皮覆蓋的中央穹頂、法國館環繞整個室內空間的懸空綠柱等,很吸人眼球。2019年,北京世園會的立體綠化作品形式多樣,無處不在。植物館的屋頂花園,草坪碧綠,夏花盛放,紫色、黃色、藍色等各色花朵隨風飄搖,景色迷人;竹藤館屋頂上披著一層厚厚的綠毯,綠油油的景天植物中,點綴著小花;立體綠墻在中國館、國際館、上海園、廣西園等地隨處可見;國際館前的“小萌芽”“小萌花”立體綠雕吸引很多游客拍照。
立體綠化的重要作用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很多城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通過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立體綠化建設。2011年,北京市通過強制性和鼓勵性政策措施,推動立體綠化。浙江省杭州市在2011年出臺的《杭州市鄉村綠化管理條例》中,鼓勵發展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2012年,上海市將立體綠化示范項目首次納入建筑節能項目專項扶持范圍。2017年,成都市出臺“增綠十條”,到2022年,立體綠化面積要達到330萬平方米。成都是唯一一個出臺了不做屋頂綠化就不予受理相關行政審批政策的城市。2017年頒布的新版《深圳經濟特區綠化條例》,新增了立體綠化章節,要求對新建公共建筑、高架橋、人行天橋等強制實施立體綠化。
政府重視立體綠化,并制定鼓勵政策,把立體綠化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目標進行推廣。未來,我們的城市就都將變為人人樂享其中的“大花園”。
相關新聞
中國園林網8月24日消息:“又見大榕樹、又見大王椰,又見廈門。從前不曾想,關于樹的記憶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得清晰而鮮活,在鋼筋混凝土組建的現代叢林里,幸有它們,穿破圍墻,在人類的界限中展現自然的美好身姿。”這是我第二次路過廈門時記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話,當時我正坐在開往龍巖的列車上,幾株大王椰從窗外一閃而過,你可能很難想象我當時內心的激動
在標準還未完善的市場中,新品種引進、繁育、推廣等過程中出現一系列亂象,亂象、行情等因素又影響了種植戶對新品種選擇的猶豫,老樹種的改良品種在當前更吸引苗木種植戶。市場亂象亟待規范化 引種亂象:普通商家單位在引種方面容易百花功夫,種源只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中,普通種植戶引進非常困難;本土的種質資源沒有保證,而更多的種苗商信奉“拿來主義”,把國外好的品種直接拿過來用,但即使原產地的緯度或經度與種植地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鮮花消費已由過去的以婚禮節慶訪親探友為主逐漸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追新求異的消費追求促使鮮切花品種結構日趨豐富,其中多頭菊切花就以其花色豐富艷麗、瓶插期長、花型多樣等特點而受到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
8月24日,2017全國苗鄉萬里行——廣西線考察已進入第三天。昨天,考察團成員們參觀了南寧5大特色基地。今天由于受到臺風“天鴿”的影響,南寧迎來了全天的雨水天氣,即使如此,絲毫不影響考察團的考察計劃。今天上午十點左右,考察團結束了臺灣花卉產業園的考察,緊接著來到了南寧樹木園,開啟新一站的考察之旅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已由過去的以婚禮節慶訪親探友為主逐漸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追新求異的消費追求促使鮮切花品種結構日趨豐富,其中多頭菊切花就以其花色豐富艷麗、瓶插期長、花型多樣等特點而受到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